7月31日,小伦敦国际营 14 天英国游学之旅圆满落幕。游学之旅,营员们把自己沿途的惊叹与心动、成长的雀跃与沉思,都细细写进了日记。
从今日起,小伦敦教育特别推出“营员日记系列”。让我们透过这些青涩却真挚的文字,走进他们眼中的英伦光影,触摸游学路上独有的温度与力量,一同见证这段旅程如何在少年心中播下新的种子。
小伦敦国际营英国游学日记之一
郝薇琪:游学不只是收集风景
初见伦敦,雨丝裹着雾霭斜斜织在车窗上。红色双层巴士从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下驶过,像从莫奈画里溜出来的色块,晕开一片朦胧的橙。
街头行人裹着风衣踩马丁靴,说话时尾音总带着琴弦般的上扬。连地铁报站声都像音乐剧选段,每个单词都沾着蜜糖的韵律 —— 这和屏幕里的英伦太不一样。湿润空气里浮着咖啡香,穿街风掠过发梢时,竟比想象中多了几分温柔。
展开剩余49%跟团的日子像被仔细折叠的手账。上午在语言学校分组讨论,金发老师总眯起蓝眼睛笑着说 “Take it easy”,阳光从她睫毛缝里漏下来,在练习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下午跟着导游钻进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前的讲解声像涨潮般漫过来,同伴举着手机拍木乃伊棺椁时,指尖抖得像沾了晨露的蝶翼。
周末去剑桥撑篙,木桨搅碎剑河的倒影。撑篙人讲徐志摩的诗,声音混着两岸垂柳的絮语,恍惚间竟忘了脚下是异乡的水。
最亮的一笔是独自买地铁票。站在自动售票机前捣鼓半天,身后的老奶奶递来硬币时,银白发丝上还沾着雨珠:“需要帮忙吗?” 磕磕绊绊挤出 “Thank you” 的瞬间,脸颊烫得能煎蛋,心里却比课堂上拿到 A + 还透亮。后来敢在街角咖啡店点热可可,看店员用拉花针勾出爱心时,连比划带猜也能聊几句天气,奶泡上的肉桂粉在笑声里轻轻晃。
临走那天,团里在牛津街合影。红巴士恰好从身后驶过,快门按下时有人喊 “明年还来”,声音惊飞了檐角的雨燕。
原来游学不只是收集风景。是发现自己能在陌生街头自然扬起嘴角,是把课本里的单词,酿成真实的雨、发烫的对话,和行李箱底那枚沉甸甸的纪念币。它背面映着伦敦眼的轮廓,正面却悄悄刻下了一个更从容的我。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