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盈配资,什么股票配资平台安全,专业炒股配资平台,安全炒股配资

FRD動態

frdnews

圓通并購老牌快運公司失敗 卻拋出85億募資計劃

1970-01-01

自10月20日正式登陸上證所后,圓通速遞在一個月內接連放出“大招”。
 
12月2日晚間,圓通速遞(600233)在發布公告,宣布終止與一家全國排名前五的快運物流企業資產重組事宜,公司股票于2016 年12月5 日復牌。
 
圓通速遞在公告中稱,擬通過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優勢資產,加強和鞏固原有快遞業務,同時整合產業上下游,實現協同發展。同時也為了“實現公司產品多元化及服務升級,進行產業鏈延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11月7日,圓通速遞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可能涉及資產重組。此后有消息稱,圓通速遞擬收購擁有中國最大公路快運網絡之一的物流企業天地華宇。天地華宇隨后在其官方微信公號否認了這一消息,但這一否認聲明很快就被刪除。
 
天地華宇是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公司,前身是民營的黑龍江華宇物流集團,總部設在上海。2013年11月,中信產業基金從跨國快遞公司TNT手中接過天地華宇。2007年,TNT收購華宇物流集團,后更名為天地華宇。2014年6月,天地華宇宣布收購原凡客誠品旗下的快遞企業——北京如風達快遞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1月,天地華宇在全國600個大中城市擁有54個貨物轉運中心、1500家營業網點和16000名員工。
 
快遞投資者、快遞專家趙小敏告訴澎湃新聞,圓通速遞如果成功收購這家全國排名前五的快運物流企業,其各業務板塊之間的協同及業務量都將得到提升,且這家快運公司本身就有快遞牌照,這樣圓通就有兩家快遞公司,這家快運企業本身已經比較成熟。
 
“圓通收購這家全國排名前五的快運物流企業,最大的問題是收購完成后兩家公司如何在企業文化上進行碰撞和融合。”趙小敏表示。
 
趙小敏還稱,無論是對圓通的國際化、跨境、商業、金融的布局,從圓通提出的理念到圓通創始人的風格,都決定了圓通速遞幾乎可以肯定會走一系列的并購重組之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資本擴展是必須要做的。重新打造一個新的快運網絡,不符合圓通速遞的戰略布局,更不符合圓通速遞創始人的決策風格。
 
一名快遞業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圓通與這家“全國排名前五的快運物流企業”的重組還會繼續談判,其他的收購也會展開。這名知情人士稱,圓通內部已經列出了一系列的收購名單,包括國內的上下游企業和國外資產。
 
圓通速遞上市僅一月有余,除了資產重組,其在業務布局、資金布局方面動作頻仍。
 
12月2日晚間,圓通速遞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5億元。
 
圓通速遞披露了擬募資不超過85億元的用途,將用于多功能轉運及倉儲一體化建設項目、轉運中心信息化及自動化升級項目、航空運能提升項目、城市高頻配送網絡建設項目和終端服務網點建設項目。其中,全貨機購置項目約為14.6億元,用于購置引進13架航空貨運飛機。
 
增發公告顯示,截至12月2日,圓通速遞(600233)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及一致行動人持有67.21%的圓通速遞(600233)股份。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后,喻會蛟、張小娟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持有本公司不低于61.22%股份。
 
圓通速遞的“財技”不僅于此。11月5日,圓通速遞(600233)發布2016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通過了對54億元閑置募集資金實施現金管理,用于購買金融機構理財產品或進行結構性存款的議案。
 
12月2日晚間,圓通速遞(600233)發布《關于控股股東擬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公告》,稱其控股股東蛟龍集團擬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擬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人民幣5 億元。
 
對于圓通一個月之內“攪動”百億資金,一名有著10多年的資本市場經驗的快遞業資深人士表示,很久沒看到一個剛剛借殼上市的公司,能在一個月之內拋出這個這么大額度的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了,并為圓通速遞的這一計劃能否獲得證監會的批復”捏了一把汗”。
 
對于圓通速遞(600233)近期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一名要求匿名的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向澎湃新聞表示,當前,上市公司融資間隔并未有規定,理論上上市公司可以隨時連續啟動融資計劃;另外對于上市公司融資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的監管核查。而從最近傳聞監管層加快IPO審核而收緊再融資市場或許可觀察政策變化的端倪。第二,整個再融資市場連續幾年的火爆,尤其是在貨幣政策連續寬松帶來的流動性充裕而優質資產匱乏的背景下,市場投資者瘋狂追逐定增項目,客觀上也給上市公司傳遞了一些負面的信號,不可避免對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資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三,類似的非理性融資本質上對投資者或上市公司老股東不一定是好事,其間帶來的一系列股權稀釋、資金使用效率底下、攤薄股東回報率等問題,都值得投資者謹慎思考。第四,于上市公司而言,募投項目的可行性前景收益率等都是需要反復論證,頻繁融資背后避免陷入高投入低回報的惡性循環,最終有損于股東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