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副總裁、物流開放業務部負責人唐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商家甚至可以將包括京東在內所有電商平臺的倉配物流業務外包給京東物流,“無論是B2B還是B2C的業務,京東物流都可以承接,電商并不是我們的邊界”。
去年底,京東宣布開放物流并落地“京東物流”?,F在看來,京東開放的不僅是自建物流,而是倉儲一體的供應鏈服務,還包括第三方配送平臺。京東物流將自己定位為“物流履約平臺”,正式和菜鳥正面競爭,爭奪商家客戶。
目前在京東的第三方配送平臺上,已和多家快遞公司(EMS、順豐和中通)進行合作以補充自有運力。今年以來,京東向快遞公司推行自己的“京東電子面單”,這意味著京東也開始利用數據建造快遞公司的平臺。
京東的物流優勢在于中小件,據京東介紹,針對消費品、3C、大件、服裝、生鮮等不同行業特點也推出了不同的服務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領域多對時效、安全性敏感,一般的快遞公司并不能完全覆蓋,比如服裝業的旺季特性,需要多地備貨和考慮淡旺季的運營策略;生鮮需要全程溫控的多溫層冷鏈,還屬于快遞業的藍海。
京東首先對這幾個領域提出解決方案,一方面是吸引對物流需求最高的商家,也通過差異化避免與其他快遞公司的正面、低價競爭。
除了在北京、華南已有的物流中心,京東剛剛宣布將濟南建造成華北區第二個大型物流中心。未來濟南物流中心將平行于北京物流中心,覆蓋山東全省、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地區,提升環京津冀地區的物流服務能力及時效。
除了京東平臺上的商家,京東物流也對其他電商平臺開放。這意味著,未來淘寶、天貓等平臺上的商家也能夠選擇京東物流發貨配送,阿里巴巴和京東在物流層面的競爭將十分膠著。
考慮到互為競爭關系,如果商家把其他電商平臺的快件交給京東物流來配送,要與該電商平臺配送系統進行對接。關于京東客戶所占的比例,京東方面并未透露。
原“如風達”快遞公司執行總經理、現任中糧旗下電商平臺“我買網”副總裁的白光利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京東物流早就已在POP平臺(為外網用戶提供服務的開放平臺)上向第三方商家開放。其主要客戶還是京東平臺上的客戶,而其他電商不太可能與競爭對手合作,因為京東物流不能與京東完全剝離,這將使電商自己的數據非常危險。
目前來看,京東物流在國內的對標是菜鳥網絡+快遞公司(順豐+三通一達)。京東以自建物流聞名,但隨著自建物流成本越來越高,物流板塊持續虧損。近來,一方面,京東頻繁上漲運費標準;另一方面,其急需第三方運力的補充,同時將供應鏈下沉和延伸,包括倉儲、快運、末端最后一公里等等。
去年,京東到家合并眾包物流平臺達達物流,合并后的新定位是創造中國最強大的本地物流和O2O電商平臺,為中國眾多的零售、服務和O2O企業提供規?;?、低成本的“最后三公里”物流基礎設施服務。
在物流配送末端,近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宣布,京東將在未來5年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電商平臺的線上線下融合進程全面加速。
順豐和菜鳥都在建造倉儲一體化的綜合物流供應鏈模式,這是未來的趨勢。菜鳥首個電商產業園金義電商產業園剛剛正式開園,為中小企業提供倉配、金融、培訓等立體服務。
倉儲和快遞融合的優勢明顯,尤其是在雙十一等旺季,時效有明顯優勢。一方面可以實現就近發貨;另一方面,根據商家的預計和大數據統計,所謂的“爆款”可以直接存儲在倉庫中,運輸時可用快遞的干線班車越過分撥中心,實現整車直發,大大提高時效。
劉強東曾公開表示,要在“未來三到五年,除了集團在美國上市之外,推出兩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業內推測未來京東物流可能獨立融資上市。(源于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