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為國際化戰略布局,此前圓通速遞(20.010, 0.29, 1.47%)宣布,公司收購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先達國際61.87%的股份,取得其控股權。不過,此番收購還引來圓通速遞是否要“借殼”港股的疑問,對此,圓通速遞有關復雜人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時給予了明確否認。
上市快遞公司紛紛選擇布局海外,無疑與國內快遞業競爭過度有關,有快遞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快遞巨頭加快步伐布局海外市場,也意味著快遞行業大規模洗牌潮即將開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上市快遞公司高管曾向《證券日報》坦言,目前仍沒有一家快遞公司能在海外市場有較大突破,“這也表明,誰在海外市場打開局面,誰將具有先發優勢。”
加速布局海外市場
順豐控股公告顯示,公司和UPS擬成立名為環球速運控股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擬分別對合資企業投資500萬美元,雙方共計投資1000萬美元,其中順豐擬合計以現金出資50萬美元認購合資企業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50%,UPS擬合計以現金出資50萬美元認購合資企業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50%,其余部分將由雙方協商一致后進行投入。
順豐控股表示,環球速運控股有限公司將經營推廣和開發聯合品牌的國際快遞服務,助力順豐和UPS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國際貿易物流產品,聚焦B2B和B2C客戶的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總部設在美國亞特蘭大的UPS,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同時也是專業的運輸、物流、資本與電子商務服務的領導者,如今已經構建了一張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一體化服務網絡。
無獨有偶,5月16日,圓通速遞與先達國際宣布以總價約10.41億港元收購先達國際61.87%的股份,目標股份對價約10.41億港元。收購完成后,先達國際將成為圓通速遞的控股子公司。 圓通速遞在公告中表示,先達國際為中國香港上市企業,借此,公司將擁有境外融資平臺,可利用境外融資效率高、成本低、渠道多樣等優勢,快速獲得多元化資本促進公司國際業務發展。
圓通速度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國內快遞行業發展增速放緩,行業內企業逐漸將眼光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而此次巨資收購先達國際,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其能優先滿足公司國際化的戰略布局。
據了解,先達國際成立于1995年,2014年7月份在香港上市,是一家國際貨代運營商,主營航空貨物運輸代理、海運及其他物流服務。目前,其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在全球擁有52個自建站點,業務范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國際航線超過2000條。
尚無關鍵性突破
上市快遞企業紛紛布局海外,正在將海外市場作為“廝殺”的另外一個戰場。
此前《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民營快遞企業時,不少快遞公司高管表示,由于國內快遞業競爭激烈,公司早有布局海外市場的打算,而已經上市的五家民營快遞公司,中通、申通、韻達、圓通以及順豐更是提前布局。
“現在幾乎每家有實力的快遞公司都想在國際市場以及冷鏈業務上有所布局,電商快遞單量多,但是每單利潤薄,而國際業務以及冷鏈業務將會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點,也稱為快遞公司轉型的關鍵。”有快遞公司高管表示。
有快遞分析師也表示,五大快遞公司上市,未來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如何擺脫電商件的價格競爭,盡快實現轉型也成為各家快遞公司掌門人急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國際快遞業務以及收費較高,市場空間廣闊的冷鏈業務將是未來快遞業務利潤增長的最大來源點。
在之前召開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直言,目前民營快遞企業急需要轉型,才有可能解決未來每天10億件包裹的問題。
快遞公司高管們也深知,快遞行業的轉型升級逐步進入“深水區”,未來的行業競爭將綜合考量各企業的價格、時效與服務品質。 因此,為了快速搶占國際業務市場,以最快的速度搭建一張成熟的全球網絡,通過收購一家具有成熟的全球性網絡、干線航線資源、國際團隊等具有影響力的主流貨代公司,將大大縮短公司鋪設全球網絡的時間。
不過,不管是通過收購有影響力的主流貨代公司布局海外市場,還是與國際快遞巨頭合資建廠,目前民營快遞公司在海外市場仍無關鍵性突破,有上市快遞公司高管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上述背景下,若有快遞公司能率先在海外市場有所突破,無疑將形成先發優勢。(源于 證券日報 記者 劉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