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盈配资,什么股票配资平台安全,专业炒股配资平台,安全炒股配资

FRD動態

frdnews

倉儲業發展需整合多方資源

2017-06-12

近年來,中國倉儲業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2017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倉儲行業總體發展平穩,在冷鏈物流、城鄉配送、跨境電商、?;穫}儲、中藥材物流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綠色包裝、新能源車等新技術也逐步推廣應用。
 
 
不容忽視的是,在倉儲業平穩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以下簡稱“中倉協”)秘書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倉儲設施供給與實際需求缺乏有效對接、倉儲設施布局沒有統籌考慮城市功能配置要求、倉儲設施用地難以保障等問題突出,應引起重視,通過整合多方資源予以解決。“首先不得不面對的是倉儲設施供給與城市實際需求缺乏有效對接。”該負責人表示,一方面,人口聚集度較大、產業發展較快、流通業較發達的城市,倉儲設施普遍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特征不明顯的城市,倉儲設施相對過剩,倉庫空置率偏高。例如,北京、上海、廈門、廣州等城市的倉庫利用率高,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倉庫基本處于滿負荷運營,有的城市甚至出現“一庫難求”的局面,而哈爾濱、銀川、西安等地區的倉庫則明顯過剩。
 
 
倉儲設施布局也沒有統籌考慮城市功能配置要求。就區域分布看,多數城市倉庫網點布局不合理,城市周邊中轉倉庫多、城內配送倉庫少,特別是住宅社區、商務樓宇、商業中心等城市末端網點與共同配送需求不配套,缺少滿足末端配送需求的網點或門店存儲設施,造成市區內“最后一公里”配送難度加大。如京東集團,由于白天配送車輛進城受限,在市區內的配送主要采取客戶自提或利用便民點臨時放置的方式,目前這樣的小型終端配送點達1000多個,規模小、分散,管理難度大。
 
 
從城市整體功能配置看,一些城市倉儲設施體量很大,但是滿足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特別是滿足未來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益生產等協同制造要求的倉儲設施明顯不足。外向型經濟較發達的部分城市中,與國際中轉集拼、大宗商品交易、全球采購分撥等航運、商貿物流配套倉儲設施缺口較大。此外,多數城市在規劃發展過程中,將大量倉儲設施集中布局在交通樞紐附近地區,在實際運營中造成車輛集中、交通擁堵,導致整體效率下降。
 
 
同時,低端不合規倉儲設施仍然存在,高端標準化倉儲設施缺口較大。未經備案或未經驗收就投入運營、“五證”(建設規劃許可證、開工證、土地證、房產證、消防驗收證)不全的倉庫仍然存在;需要改造升級的老舊倉庫仍占有一定比例;新建倉庫還存在結構與功能配置不符合相關建設標準、不適應現代物流需求的情況,如有些倉庫沒有配備相應的車輛通道與作業場地,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一方面是不合規的倉儲設施,另一方面則是倉儲設施用地難以保障。”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范圍內的倉儲設施建設用地日趨緊張,造成大部分城市倉儲用地供應稀缺,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倉儲需求。特別是城市中心區域的倉儲企業在被強令搬遷之后,倉儲用地得不到置換,或置換的用地無法滿足建設及業務運營需要。
 
 
此外,倉儲設施建設與運營企業負擔較重。一方面,土地價格不斷上漲,投資建設倉儲設施的成本越來越高,相應的資金占用及利息等費用支出,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壓力;倉儲設施建成后,在運營過程中,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費負擔較重,而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較少。同時,部分企業投資建設過量倉儲設施,遠遠超出實際業務需要,造成設施的使用不充分,經營成本過高,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效益。倉儲企業本身處于產業鏈條的末端,很難通過提高服務價格來緩解稅費等負擔。(來源于 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