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百世物流由谷歌中國前聯席總裁周韶寧在2007年創建,目前在中國運營著400個配送中心,并分別在美國和德國設有三個和一個倉庫。百世物流今年也將國際物流業務擴張到了澳大利亞、日本和泰國。其最大的業務板塊是快遞(截止2017年3月,占營收比重64.5%),其次是快運(截止2017年3月,占營收比重17.2%)、供應鏈管理服務(截止2017年3月,占營收比重9.5%);除此之外,百世旗下還有店加、 優貨(整車物流交易平臺)、金融、云等業務。
截至2017年3月31日,在全國已建立了678個運作中心和420余萬平米的倉庫及轉運中心(其中,百世供應鏈管理有290個基于云的訂單履行中心;百世快遞有63個樞紐、153個分揀中心和23000個配送站;百世快運有69個樞紐、103個分揀中心和4000多個配送站)。該公司擁有9000多全職員工和上萬個認證加盟商及合作伙伴,倉儲配送網絡覆蓋全國。
2016年9月,百世物流宣布融資7.6億美元,彼時公司估值達30億美元,高盛集團擔任公司顧問,中國光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百世物流為領投方。同年11月曾傳出消息稱百世物流計劃于2017年赴美IPO。
百世物流稱,公司目前股東包括復星國際、軟銀中國資本、阿里旗下物流公司菜鳥網絡以及世界銀行私營部門投資機構國際金融公司。百世物流其他現有股東包括周韶寧、富士康、高盛旗下私募股權投資部門等。其中第一大股東阿里巴巴持股23.4%(并持有百世快遞70%的股份,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阿里巴巴副總裁陳俊是百世物流的董事),第二大股東百世物流創始人周韶寧持股14.7%,第三大股東CR Entities持股11.3%,第四大股東IDG持股6.2%,菜鳥網絡持股5.6%。
營收方面,根據招股書顯示:
百世物流2017年Q1快遞收入為20.95億(3.04億美元),同比2016年的9.78億元增長114%;
百世物流2017年Q1貨運收入為5.57億元(8104萬美元),同比2016年的2.35億元增長137.2%;
百世物流2017年Q1運營虧損4.28億元(6221萬美元),凈虧4.22億元(6141萬美元);
2016年,百世物流總營收約為12.85億美元(約合87.87億元人民幣),凈虧損約為1.98億美元(約合13.5億元人民幣)。2015年,百世總營收約為52.56億元,凈虧損為10.59億元。2014年,百世總營收約為30.66億元,凈虧損為7.18億元。
(百世物流合并后損益表)
2016年,百世共處理約21.66億個快遞包裹、298萬噸快運件;其供應鏈業務共處理1.2億筆訂單(收入包括自營云OFC的訂單履行服務收入如倉庫管理、倉庫內處理、訂單履行、快遞、快運和增值服務,以及運輸服務收入如來自于貨物到工廠、倉庫、分銷商、商店、終端客戶等地的運輸);為便利店提供B2B供貨服務的店加業務則累計獲取約25萬客戶、處理約68.77萬筆訂單,并于2017年5月收購了連鎖便利店沃沃(目前共有277家門店)。
作為背靠阿里的物流公司,百世快遞大部分營收來自淘寶和天貓。而相比于已經上市的三通一達,百世物流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業務多元化,以及科技含量——百世開發了各種軟件系統和APP,為不同類型的參與者提供集成解決方案:
例如——其春雷路由引擎收集的數據可用于優化快遞、快運的路線規劃;運輸服務供應商用優貨APP競標整車需求;掌柜APP由快運站點管理人員使用,提供即時調度監控、賬戶結算、報告和客戶關系管理功能……此外,百世也在三個OFC內使用了42臺AGV(其曾投資AGV創業公司快倉),在分揀中心有36條自動分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