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千億市場將啟動
今年3月,欣旺達(11.260, -0.37, -3.18%)與陜西通家簽訂了20000輛電動物流車的動力電池系統訂單。5月3日,全資子公司九龍汽車與廣通汽車于廣東珠海簽訂《采購合同》,自采購合同簽署之日起的一年內,廣通汽車擬采購九龍汽車生產的純電動艾菲汽車和4.9米艾菲廂式物流車,采購金額合計為26.55億元。7月5日,萬馬股份(9.660, -0.34, -3.40%)發布最新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披露,公司圍繞“運力”重點布局電動物流車、充電樁、貨源和快充網四個方面。
上市公司頻獲大單和加速布局的背后,是即將啟動的新能源物流車大市場。目前,我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7%,整個物流行業存量有超過2000萬輛燃油物流車,新能源物流車當前市場滲透率僅有2%,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物流車擁有巨大的市場容量。業內人士預計,從市場發展規模和投入的資源比例來看,潛在的市場空間可達300萬輛。
近期,很多城市和大型企業針對物流、快遞等業務提出了新能源物流車替換比例要求,包括京東、菜鳥網絡、國美、唯品會等大型電商,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巨頭都紛紛開始大批量采用純電動物流車。如菜鳥網絡發布了ACE計劃100萬輛新能源物流車替換的需求,京東也提出未來5年內將傳統燃油車輛全部替換成新能源車。
規?;拍茏叱銎款i
不過,現階段新能源物流車購置成本高、運營模式獨特、運營保障體系龐大,導致新能源物流車推廣存在瓶頸。業內人士認為,只有大規模、體系化的運營,才能真正取得客戶的深度信任,讓客戶切實感受到物流車電動化時代的到來。
以國內率先推行純電動物流車大規模商用化的企業新沃運力為例,該公司2015年在深圳投放4998臺,2016年增加上萬臺,現在在已達到15246輛。新沃運力還在全國各地成立了42余家子公司,籌劃開展更多城市電動物流車租賃服務業務。
新沃運力董事長趙樂認為,如果純電動物流車運營仍然沿襲傳統物流車的老模式,必將會面臨諸多的發展瓶頸。只有改革新能源物流車的商業模式與運營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充電難、購車成本高、維保成本高、運營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
“就像共享單車,如果零散幾臺單車,就無法讓客戶相信能夠持續獲得穩定的車輛運力,新能源物流車不成規模,也同樣無法有效保障客戶的運營體驗。”趙樂表示,推動純電動物流車運營,必須及時給力地保證運輸需求。“讓大家覺得用車便利了,需求的市場才會擴大,才能真正做到共享。”
上述特征決定了這一領域不能依靠漸進成長的商業邏輯,必須迅速形成足夠大的運力規模。只有達到規?;?、網絡化的有實力的運營單位,才能獲得這些大客戶的信任,在競爭中勝出。同時借助大客戶在全國各大城市的業務進行快速復制和擴張,運營規模也能迅速提升。
“目前新沃運力在深圳已租出4794輛,車輛運營率為96%;六安合肥地區已租出802輛,車輛運營率為100%;長沙地區已租出1437輛,車輛運營率為100%;呼和浩特地區已租出1760輛,車輛運營率為43.6%。2017年上半年,新沃預計將實現70%以上的穩定長租業務。”
規?;善?/div>
新沃如此大手筆地投入能否實現贏利?趙樂算了一筆帳,以三個月以上的長期租賃模式為例,大約100臺車可以實現盈虧平衡,如果網約車平臺的形式,利潤則更高。以一臺18萬元的純電動4.2米廂式貨車為例,按照12萬融資額以及60個月的融資租賃貸款期,等額本息還款每個月需要約2350元左右,加上交強險等,一臺車每個月的成本在將近2500元。將這臺車出租給客戶的價格是每個月平均3000元,那么每臺車每個月的利潤在約500元。
如此計算,100臺車的每個月的毛利潤約5萬元,一年約60萬元。因為是長期租賃模式,管理這些車的人員大概只平均需要1-2人,加上公司場地等其他成本,基本可以達到盈虧平衡點。
但這種模式的前提在于用有完善和較為成熟的管理平臺和管理系統作為支撐,公司的資產管理、車輛管理、司機管理、流量管理等等可以通過網絡和平臺完成。
目前市場上還有部分企業推出了網約車業務,模式類似滴滴等網約車平臺,提出了汽車共享、分時租賃的概念。不僅可以有自己的車輛,在平臺上整合貨源、車輛、司機等多方資源,租賃方式長租和短租均可行。
如果用電動車帶司機提供運輸服務的利潤更高,按照市場上的價格,一臺車一百公里(約一天)的收入約400元,其中車輛使用成本約100元,支付給司機200元,剩余100元就是一臺車一天的利潤,一個月的收益大約3000元,可以看出帶司機網約車的利潤是長租業務的好幾倍。
這一模式與神州專車類似。2015年1月殺入市場的神州專車,先購車運營,后尋找客戶,以“專業車輛、專業司機”的B2C模式征戰國內網約車市場,在紅海中找到一片空白地帶。
趙樂透露,通過新沃的逐步推廣,規?;季值男Ч饾u顯現。從新沃運力營收情況上看,今年3月以來逐月攀升,5月份營收達1100萬元,6月份突破1620萬元。而近期,一系列各地物流企業已向新沃運力簽約意向合同超過5萬輛,隨著各地路權的開放和合作深化落地,市場需求還將放量增長。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物流車產量為2768輛,同比增長111.3%。有研究人士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國內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力度在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投資機會也由“主題型”機會逐漸演變為“成長型”投資機會。(來源于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