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同時表示,除了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目前京東與其他快遞公司合作正常,共同繼續為賣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但截至目前,天天快遞、百世快遞方面尚未對京東終止與之合作的舉動作出回應。
據澎湃新聞報道,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的股東中,均有京東在電商業務上的直接競爭對手。
其中,天天快遞于今年年初以42.5億元被蘇寧物流收購,而阿里是蘇寧的第二大股東,注定了天天的站隊以及與京東的分道揚鑣。而阿里巴巴和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均是百世集團的股東。
據消息人士透露,對于京東終止與天天快遞合作的舉動,蘇寧方面將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7月20日,京東宣布從7月25日起暫停天天快遞服務,隨后天天向國家郵政局投訴。京東官方將原因歸結于:“(天天)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得分較低。”
隨后,雙方展開了多輪“對戰”。
7月24日,京東向賣家發布推薦快遞通知,稱建議使用綜合服務質量較好的京東物流、順豐、中通、韻達、申通,并稱“快遞公司服務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您的店鋪評價,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進而影響到您在平臺的成長。”京東方面通知尚未與上述推薦快遞合作的賣家,盡快在7月底之前與適合的推薦快遞建立合作關系。
同日, 蘇寧的副董事長孫為民發布微博怒懟京東,稱京東封殺天天快遞,根本原因就是蘇寧投資了天天快遞,不過“理是這個理,事可不是這個事”。
7月25日,孫為民再懟京東,認為“你們黑蘇寧不是一兩天,京東物流進前十有差距” 。
而當天,百世快遞官微也發文稱,截至目前,百世快遞尚未接到京東對于“不向平臺內商家推薦百世快遞的原因”的說明。另一方面,百世快遞也從未收到京東方面出示的含考核數據的任何文件。百世快遞方面還表示,此次疑似“拉黑”事件,使得賣家無法自由選擇第三方快遞服務,市場秩序被擾亂的同時,賣家、消費者的權益也會受到損害。
目前,京東與第三方運力的合作在于,一是自營以外第三方商家選擇第三方快遞公司,二是高峰時期運力的補充,三是將干線運輸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四是京東物流倉配體系中的商家可選擇“京配”之外的第三方快遞。
去年年底,京東宣布開放物流,今年4月,京東物流子集團正式組建。隨后舉辦了一場接一場的商家大會進行“地推”,開始與市場上“倉配一體化”的玩家爭奪商家。(來源于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