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盈配资,什么股票配资平台安全,专业炒股配资平台,安全炒股配资

FRD動態

frdnews

快遞業差異化競爭鳴槍

2017-08-28

 繼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相繼發布上半年業績,順豐也于日前發布了半年報。根據財報顯示,順豐上半年營收321.61億元,同比增長23.28%,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8.84億元,同比增長7.47%。對比幾大快遞公司業績,雖然各項數據仍在繼續增長,但相比前兩年已有減緩。業內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受到同城業務及行業趨于飽和的影響,除了順豐,國內幾大快遞企業增速均呈現放緩趨勢,未來行業將逐漸進入平穩發展期,企業之間則將進入差異化競爭階段。
 
  增速放緩趨于平穩
 
  根據順豐發布的財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順豐控股實現快件業務量13.73億件,同比增長20.54%;2016年順豐快件業務量為25.8億件,同比增長31%。而申通快遞2017年半年業務量為17.26億件,同比增長18.3%;2016年業務量近32.6億件,同比增長約27%。此外,韻達2017年上半年財報數據也顯示,業務量同比增長44.28%;相比2016年公司業務量50.82%的增幅有所減緩。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2007-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由12億件增至312.8億件,年均復合增速為43.66%;但2017年7月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表明,上半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73.2億件,同比增長30.7%。
 
  可見快遞行業整體業務量水平增速放緩。不過與其他幾家企業相對比,申通營收增速低于行業增速水平,市場占有率也滑落至10%;而中通的營收和利潤成本增長較為明顯,日均業務量繼續維持國內第一的位置,但與2016年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上漲156.8%相比,高速增長趨勢減弱。此外,2017年進入資本市場的韻達,完成2016年11.3億元的利潤承諾,增長速度較為平穩。圓通各項指標較去年同期雖均呈增長趨勢,但與行業數據相比,增速同樣放緩。
 
  已過上市黃金期?
 
  對于幾大快遞企業增速集體放緩,貫鑠企業管理、貫鑠資本CEO、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同城快遞業務及快遞市場同質化以及受到線下購物業務量增速提升等綜合因素影響。若按綜合性評估來說,大部分快遞企業的各項數據增幅下降比較明顯。趙小敏強調,去年是快遞公司上市的最佳機會,錯過了去年就意味著資本溢價空間變窄。
 
  不過也有例外,如這一情況對百世的估值影響不會太大,目前來看,百世各項數據增速較快,而且它是以集團模式上市的企業,不僅僅是快遞業務;百世在快遞領域表現強勁,未來上市后的狀況維持相對比較樂觀的看法,但是百世短期內很難扭轉虧損的局面。另據相關人士透露,百世在美國上市已經進入讀秒階段。
 
  在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物流學博士方璽看來,目前數據上的放緩趨勢,也有行業發展的體量增長規律因素。上述幾家快遞企業的體量越來越大,若還想保持原來的增速會比較困難,且這么多快遞企業能保持30%的增長速度,在中國服務業市場已經不多見了。
 
  方璽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年來快遞行業發展迅速離不開幾個因素,首先快遞業受到國家層面較多的重視,其次,快遞業受電子商務發展以及國際跨境電子商務的影響,再者,快遞行業自身也在不斷更新,新型技術應用迅速,盈利能力也不斷增加,這些都說明上述企業選擇了一個恰好的時期上市。
 
  各方加碼差異化
 
  正是由于體量的不斷增大,上述上市快遞企業也都在尋求差異化發展路線。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8月,順豐自有全貨機數量增加至40架。順豐方面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飛機運力已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需持續增加對飛機購置改裝的投入,未來三年內,自有機隊將達到55架。目前,順豐擁有310個中轉場,其中24個中轉場已投入使用全自動分揀系統,順豐將通過與順豐商業網點、合作代理點、物業管理及智能快遞柜的合作實現“最后一公里”的覆蓋。根據業內專家預測,未來順豐會繼續發展無人技術,將空中作為主戰場。
 
  而圓通則加快國際化布局的步伐,今年5月,圓通與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先達國際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股東簽訂《股份買賣協議》,擬收購其 61.87%的股份。業內分析稱,此次收購圓通可獲得先達國際海外網絡布局、干線運輸能力和關務能力,以及其發展多年、具有相關行業經驗的本土化管理及運營團隊,協助構建公司國際化發展的網絡基礎、奠定海外競爭的先發優勢。此外,2017年5月,由國家發改委批復、公司全資子公司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牽頭承建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
 
  在趙小敏看來,目前多數上市快遞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還比較模糊,根據上市至今的情況看,多數上市快遞企業的戰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有些快遞企業的戰略甚至出現較大的失誤;只有個別上市快遞企業有較清晰的發展路線,大多數還屬于戰略迷茫期,這些上市快遞企業在明后年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企業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但快遞行業營收總體還是會上漲,未來將逐漸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方璽也表示,未來的物流企業會成長為科技公司,尋求自身發展道路,例如中通在干線運輸方面很強、圓通國際化布局很快等。隨著以后的發展,每家企業都會根據自身的特征,尋找適合生存的路線。(來源于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