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之前,京東對媒體開放展示了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黑科技門店,而在發布會上也一直在強調自己的運營、營銷、物流、智慧供應鏈等一系列的零售服務技術。今年11.11,京東不只談論促銷,還集中討論如何利用技術與線下零售結合,很明顯,京東是在主打技術牌??蔀楹稳绱四兀?/div>
為何今年京東11.11開始主打技術牌?
整合線下零售場景資源,最佳的方式并不是依賴燒錢,而是利用技術產品與線下合作商家達成緊密合作、戰略綁定,讓線下的場景合作方用上京東的產品和技術之后,就離不開了,這樣才能以更低成本建立穩定的線下零售渠道,所以京東今年一再強調其零售技術服務能力。
線上流量紅利結束,線下流量問題待解
線上的流量紅利時代已經結束,全網流量基本被幾家巨頭瓜分了,好在京東有強大的巨頭聯盟,例如與騰訊有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達成了京騰計劃,此后京東又陸續與今日頭條、百度、360、網易、搜狗達成了京X計劃,憑此方式穩固了線上流量,促使這兩年京東線上交易額持續上升。
然而,今年零售業畫風突變,整個市場的重心不斷的在向線下傾斜,如阿里這般巨頭公司也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占領大量線下流量,解決線下場景資源問題無法像線上那么順利,通過簡單粗暴的收購或與幾家大流量公司合作就可以的。
線下零售不是一門“流量”生意
線下零售市場雖是一門“客流”的生意,但絕對不是一門“流量”的生意,受限于地理位置因素,線下不太會出現一個平臺,可以聚攏全全1/2以上的消費流量。線下的客流被分到諸多城市,N個商圈,成千上萬個零售場景之中。
在線下零售市場阿里和京東都不能一家獨大,自身也都不是流量池,之前靠流量賣貨、賣廣告的方式不適合線下零售市場了,所以,阿里和京東也都需要創新線上線下結合的商業模式。
最優質的零售模式仍是規模經濟
對于阿里和京東而言,他們掌握了最優質的零售模式,就是“規模效應”。當嘗到了規模效應的甜頭,誰還會一點一點的去拓展線下市場,肯定是要想方設法去發展線下規模,所以京東和阿里都在收編線下場景流量。
雖然線下短時間無法達到線上的流量規模,但是也有辦法產生規模效應。阿里目前采取的策略是買場景,銀泰、蘇寧、三江、聯華、新華都等等。而京東采取的方式是整合收編,例如,今年11.11在線下將有超160家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近200家京東母嬰體驗店,超過1700家京東幫服務店,超過5000家京東家專賣店,400余家沃爾瑪門店的參與。
另外計劃未來5年整合100萬家夫妻便利店,而近期剛與中石化3萬家加油站、2.5萬家易捷便利店智慧升級達成戰略合作。
從線上到線下,“流量生態”變成了“供應鏈生態”
這里有個細節需要格外注意,阿里是采取買場景的方式來獲取線下場景資源,而京東采取的是整合收編的方式,那么線下其他場景方憑什么讓京東去整合收編他們?這個問題才是京東拓展線下場景合作資源的核心問題所在。
在電商時代,阿里所構造的消費生態是流量生態,簡單的說,阿里有流量,然后將流量導給電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形成消費閉環。而在線下零售市場,阿里也沒有強勢的流量資源,純流量生態的玩法在線下就暴露了短板。所以說,線下是一門客流生意,但不是一門流量生意,單一平臺覆蓋人數有限,難以構成流量生態。
京東想在線下做什么呢?答案是輸出其供應鏈能力。線下有很多碎片化的零售終端場景,例如便利店、商超,以及一些小的家電、服裝、家居、家裝、母嬰等賣場,這些零售終端大部分都欠缺供應鏈能力,例如獲取貨源的能力不強,與供應商談判的議價能力不強、供應鏈管理能力較弱等。
京東做了這么多年自營電商,最強的能力其實不只是物流,還有供應鏈能力。京東是中國最大的自營零售商,換句話說,京東有中國最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這才是京東這些年積累下來的最強競爭力。
當零售業的重心重新回歸線下時,京東打算用自己的供應鏈能力去換取場景方的支持,并基于此來打造線下零售變革的“供應鏈生態”。
自營是京東構建線下零售供應鏈生態的根基,而網絡信息技術是京東構建線下零售生態的催化劑。所以,今年11.11,京東大力推廣包裝自己的零售技術,其實不是為了11.11的促銷,而是借著11.11的市場關注度為接下來的線下場景合作做背書。
反向思考,如果京東的供應鏈不能高度信息智能化,所謂的供應鏈優勢也根本發揮不出來,假如京東合作的商家缺個貨,半個月都未能及時補上,那也沒有幾個商家愿意長期與京東合作了。以京東未來要整合100萬家夫妻便利店這件事來看,如果沒有這個技術,整合100萬家夫妻便利店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說,技術是京東構建“供應鏈生態”的催化劑,當商家缺貨時,京東可以1天內補貨,甚至提前預判到商家的貨源需求,這樣一來才能長期穩住合作的商家們。
京東計劃憑借智能技術打造多種消費場景,驅動線下零售業態的資金、商品和信息流動。通過AR、VR、無人店等不同玩法,吸引用戶和合作商家,充分利用技術研發實力發揮其供應鏈優勢,構筑線下零售供應鏈生態,成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先行者和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
“流量+供應鏈”生態結合,線上與線下之間相互導流,這是京東的無界零售?
回過頭來,如今的零售業不能只看線上,也不能只看線下,整個市場還需要結合起來看。京東利用技術能力和供應鏈優勢構建線下的“供應鏈生態”已經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再加上強大的線上流量配合,或將引發無處不在的無界零售新時代。
在未來線上線下結合的零售業態中,線上的流量生態與線下的供應鏈生態,都不是單一存在的。線上流量生態強調的是流量引入轉化,線下的供應鏈生態則強調供應鏈輸出轉化,而流量的引入和供應鏈的輸出是同步進行的,所以我們之前一直喊的線上線下結合,其實就是線上線下流量與供應鏈一體化的結合發展。京東所說的無界零售應該也是這個意思。
一個解決客源問題,一個解決貨源問題,而零售商們只需解決轉化問題,這就是最本質的商業零售模式。(來源于零售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