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兩家公司部分投資人的確已經討論過合并事宜,試圖結束這場大規模的燒錢戰爭,但是離實質性進展還比較遠。
此前,有外媒報道稱,雙方正在合并談判,預測合并后估值為40億美元。摩拜方面回應稱,“摩拜單車技術、產品和運營效率遙遙領先,不考慮合并。”
而接近ofo創始人戴威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戴威此前在公司內部幾次講到,市場空間容得下兩家玩家,而且有競爭對手才會不斷進步,ofo追求的是市場絕對主導權,但并不想和摩拜合并。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獲悉,目前,摩拜單車和ofo并沒有就合并展開公司層面的接觸。同時,兩家很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宣布下一輪融資。
一位摩拜的早期投資者對記者稱,雙方并沒有在談所謂的合并。對于摩拜來說,現在的重點戰場是一線城市以外的地方。
金沙江創投(ofo投資方)董事總經理丁健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對記者分析到,如果兩家在比較多的城市都出現了市場飽和,政府也開始著手控制,雙方除了價格以外再也沒有什么可以競爭的了,到那個階段就可以考慮合并了。但目前情況并不是這樣,兩家還有不少時間、在不少方面能往前走,并且兩家的模式也不太一樣。
根據雙方提供的數據,ofo目前在全球17個國家超過180個城市投放超過1000萬輛單車。摩拜單車在全球180多個城市投放超過800萬輛單車。除了國內市場,兩家也將戰火燒到國外。
除了鋪市場以外,兩家現在在技術方面也有競爭,特別是基于智能鎖的物聯網技術。此前,這一話題還引來了雙方投資人在社交媒體上的爭論。
不過,摩拜和ofo現在最大的機構股東分別是騰訊和滴滴,如果要談合并,兩家的態度至關重要。
據公開資料統計,摩拜和ofo的總融資額分別都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不過,兩家融資的步伐并沒有結束。
此前,有核心人士對記者透露,軟銀對ofo的下一輪融資已經接近完成,此輪融資將著重用于布局海外市場和物聯網。
摩拜方面最近的動作也非常多,加大市場投放力度,以及和首汽約車、嘀嗒拼車合作進入網約車領域等等,都需要錢。
除了國內的風投基金,兩家還吸引了不少國際資本入局。
一邊是資本繼續蜂擁而入,一邊卻是停運倒閉的蕭條局面。在摩拜和ofo兩家的合并出現實質性進展之前,共享單車行業已經出現了抱團取暖的景象。
永安行與哈羅單車簽署了業務合并協議,在此之前,小鹿單車、3Vbike、悟空單車宣布停止運營,酷騎單車用戶押金難退還,小鳴單車被爆拖欠員工工資,押金難退……
摩拜和ofo兩強相爭的格局已經形成,并且迅速壯大,向全民級的互聯網平臺邁進,不再給后來者留出機會。
同時,資本也不再愿意往兩者之外的公司身上下注。此前投資了其他共享單車的基金,也正在等待白武士。但是,留給他們的時間和機會也不多了,在騰訊和阿里已經入局的情況下,資本站隊的局面已經形成,那些沒有站在摩拜和ofo身后的資本,顯然已經喪失了主動權。來源: 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