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個月,中國內地企業海外并購有21宗金額超過10億美元,包括中投公司以138億美元收購英國Logicor物流地產、華信能源以91億美元購俄羅斯石油公司部分股權等。從跨境并購主體看,民營企業交易359宗,接近國有企業的5倍,占比63%,與去年基本持平。不過民企海外并購增速趨緩,2016年集中在高科技領域的大量收購未能再續。同時,由財務投資者主導的海外并購占總交易數量比率逐年升高,今年前三季度達到史上最高的24%,反映財務投資者在海外并購交易中愈發活躍。
從行業看,能源電力和物流行業集中了大額海外并購交易,2017年前三季度十大海外并購回歸“國有”和重資產/資源類”,在大宗商品價格結構性回暖且OPEC減產的共同影響下,國企投資能源和石油礦業成為熱點。而隨著工業4.0概念的普及,與先進制造業相關的并購交易數量和金額雙雙增長,工業類成為國企和民企的共同目標。
普華永道莊樹清表示:“海外并購相關法規和政策逐步明晰和細化,將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法律法規方面的指引與幫助,有效規避境外投資稅收風險,提高‘走出去’納稅人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李明也認為,2017年中企海外并購是一個很好的調整期。隨著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入、國內產業升級等,海外并購未來幾年將活躍。預計2018年起中國跨境并購市場將更加合理和有序,并在2020年前迎來新的高峰。(來源于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