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現在較大的物流信息對接平臺主要做的是線上車貨匹配業務,對于“大宗商品整車運輸”這個細分領域較缺乏針對性??吹竭@個機會,總部位于上海的運幫找貨從煤炭行業入手,用線下店+線上車貨匹配產品模式開始了其大宗運輸服務業務。
運幫找貨CEO劉曉晉稱,大宗運輸除了信息不對稱、匹配效率比較低、司機完成運單有拿不到錢的風險這類傳統物流都有的問題以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駐站人員”的問題。“駐站”是大宗運輸行業特有的崗位,是指貨主派駐在收發貨兩地,協調裝貨到貨工作、統計裝卸貨數據,甚至需要現場現金支付司機運費。駐站人員長期外派,且權力大監管難,形成了“管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信任問題很大。
另外,在大宗運輸行業,超過90%的司機實際上屬于“個體戶”,不具備開票能力,行業中不正規發票、保稅等問題都無形中增加了司機和貨主的成本。國家對物流稅務政策的收緊更是讓稅務成為了貨主的最大痛點。
針對以上痛點,運幫找貨開發了其線上車貨信息平臺,分別有貨主端、司機端和駐站人員端的產品。貨主在平臺上發布貨物后,需要先將運費交付給平臺代管,司機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在平臺上操作整個運輸的流程,每個節點上下貨物都需要更新,在完成運輸后需要將運單拍照上傳。貨主可以為駐站人員開設OA賬號,主要是代替貨主做一些現場的驗貨、指揮等工作,不需要再接觸現金。
同時平臺通過加油發票代替運輸發票的形式代替司機為貨主開具發票。目前平臺和加油站合作,推出了授信加油模式,貨主預先付油費給平臺,司機加油后開具發票給貨主。這樣一來,司機可以免費加油、貨主有發票報稅、油站可以增加銷售量,平臺可以拿到較便宜的油價。由于大宗運輸需要的服務較多,純線上模式很難完全滿足貨主發貨需求。因此一些針對貨主的采購和運輸的解決方案,針對司機提供的租賃、保險等辦理都由線下店的模式進行。
同時線下店還有餐飲、休息等服務。目前線下店已經落地了3家,地點主要集中在煤炭運輸交易比較頻繁的地方。以后在內蒙等地方都會落地。劉曉晉稱,由于大宗運輸除去最基礎的找貨、找車之類需求外,無論是貨主還是司機都存在大量衍生服務需求,車輛維修、買賣、保險、租賃、救援、ETC等等。貨主需要集中采購、打包運輸、駐站外包等整體解決方案,這些都是運幫找貨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運幫找貨產品2016年11月上線,目前平臺上司機超過15000人,上線貨主175個,訂單數超過5萬單,累積交易額2.3億。平臺目前主要通過司機運單提成、加油返點盈利,接下來會對接ETC、貨車租賃、保險等業務。
我國煤炭年總消費量為37億噸,山西、陜西、內蒙古的煤炭產量占比64%,再加上配煤、洗煤等再加工的過程,僅山西、陜西、內蒙古,每年可產生大概4千億的運輸市場。預估市場上的貨主大概有90萬左右,司機400萬左右。目前市場中專門做大宗運輸的互聯網企業還沒有太大的互聯網企業,并且整體市場大而散,整體市場互聯網滲透率較低,一家企業很難占領全部市場。
團隊方面,運幫找貨團隊的主要成員都是煤炭運輸行業出身,在三四線城市有較為成熟的地面團隊人員,并且有多年的從業經歷,在經驗和資源方面都比較有優勢。
目前運幫找貨在上海有20人的團隊,主要負責技術、產品開發、在線推廣等業務。在山西呂梁和陜西榆林,有40人團隊負責貨主和司機的地推工作。
運幫找貨正在尋求第一輪2000萬元的融資,愿意出讓10%的股權,資金將主要用于團隊升級、營銷推廣和場地設備。(來源于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