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舉辦的“2017順豐冷運華北醫藥峰會”上,順豐冷運負責人不僅詳細介紹了順豐醫藥供應鏈的概況以及醫藥行業解決方案,還圍繞“在醫藥流通行業變革中共尋發展”主題,與參會諸方共同探討了如何在新常態的醫藥流通變化中實現政府、醫藥生產經營企業、醫療行業、患者的多方共贏。
作為社會化物流公司代表,發力醫藥配送市場,順豐籌謀已久。早在2014年3月,順豐便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兩年后又正式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分離醫藥冷鏈和生鮮冷鏈資源。順豐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末其冷運網絡覆蓋26個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干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
從醫藥行業來分析,順豐醫藥冷鏈物流的鋪設將對醫藥流通行業帶來極大影響,醫藥流通行業將迎來新一波的轉型并購、破產、重組,原來由中小型醫藥流通企業所承擔的倉儲、配送責任,將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擔。這將極大提高醫藥流通行業的集中度,促使其提供更專業、精細的服務,并可能使醫藥供應鏈條縮短,使醫藥流通更加扁平化。
實際上,像順豐這樣的物流快遞公司參與醫藥配送,無論是運輸速度、營業網點還是物流處理能力,均有著普通藥企不可比擬的優勢。特別是國務院發文取消了“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批準”,規定只要符合藥品運輸的要求,任何公司包括流通公司、社會快遞公司都能加入到第三方醫藥物流中來。
在藥品流通環節,若制藥企業只需通過第三方物流平臺配送產品,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藥價。通過發展第三方物流,特別是允許順豐這樣“以件收費”的企業進來,將促使整個產業鏈的配送成本大幅降低,為招標談判降低價格提供空間??梢灶A見,出于成本考慮,會有更多的醫藥商業公司與第三方物流達成合作,以規模效應帶動成本下降。
當前,互聯網醫療發展迅猛,診療可借助網絡線上進行,但藥品配送離不開實體,由誰負責將藥品送到患者手中,也是一個現實問題。如今,快遞業務發展迅速,且跨區域信息交流也是日漸便捷,當一地找不到“救命藥”而在另一地可以買到時,通過快遞送藥就成為一種現實的選擇。藥品通過線上線下信息傳遞和實物寄遞,可促使藥品生產廠家與客戶之間減少更多的流通環節和費用。
各方需求擺在那里,快遞公司能否擔起這項任務,又如何確保不出差錯呢?首先,應該認識到,藥品不是普通商品,投遞需要有專門通道,普通商品誤投遲投,影響的只是效率,而藥品誤投遲投,影響的則是健康和生命??爝f公司若有心拓展這塊市場,就要根據醫藥生產商、醫療管理部門、醫院、藥店等客戶的需求,結合自身實際和投遞服務水平,針對藥品投遞專門制定相應規則。更重要的是,有些藥品在運送中有冷凍、避光等特殊要求,快遞公司若攬下這份活,就得積極創造條件,保障安全,及時投遞。
能否送好藥、如何送藥,需要快遞公司加以探索,更需要相關部門根據行業特點和社會發展趨勢,研究出臺相應辦法,填補空白,確保藥品運遞安全。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對于郵政企業而言,要從事醫藥配送,就要加強“內功”修煉,對藥品配送實行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同時并舉,隨時跟蹤藥品投送,使其始終處在受控的范圍內。只有提升攬投實力和服務水平,才能獲得管理部門、廠商、批發商、銷售商和使用者的認可;只有做到誠信可靠,才能贏得客戶和聲譽,成為讓客戶把“救命藥”放心托付的企業。
郵政企業可以借鑒國內外快遞送藥的經驗,為我所用。要善于結合郵政的實際和優勢,做好藥品快遞的宣傳營銷工作,從藥品生產和管理部門的源頭上抓起,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格局。要配備專業配送藥品的人員和車輛,主動與各藥廠和醫藥管理部門聯系接洽,做好配合支撐服務工作,使之成為郵政速遞新的增長點。可選擇有代表性的城鄉地區進行試點,并不斷地總結經驗,然后進行復制推廣。同時,建立健全檢查、跟蹤、考核和服務的反饋機制,制定藥品配送的相關規章制度,逐步規范藥品配送。做好普遍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根據時限制定出不同收費標準,讓客戶有更多選擇,也便于各方進行監督。
郵政企業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針對互聯網醫療建立一套合適的藥品配送模式,有效擴大業務范圍和領域,將其打造成為新的品牌業務。(來源于 中國郵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