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來自中遠海運集團、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迪拜環球港務集團、京東物流、PSA國際港務集團的七位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分別從物流企業、行業客戶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不同視角,分析了變革給物流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交流了各自應對行業變革的舉措和經驗,探討了高效的物流供應鏈應該如何構建,并對未來物流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在討論中表示,物流行業從市場、需求、能力和理念等四個方面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行業的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拓展中。作為中遠海運集團來說,本身就是變革的成果。改革重組后的中遠海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航運集團,不僅承載著客戶的信任和期待,也肩負著引領全球航運業發展和創新的責任,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積極為全球經貿往來搭建橋梁。許立榮認為,當前,無論經營者和個人消費者,已不再是單單看重服務價格本身,而是更注重物流的便捷、安全和值得信賴,特別是從物流供應商來講,也是從對量的追求變為對質的追求,現在推崇的不是產品思維,而是客戶思維。他進一步表示,當前物流業的發展理念突出地體現為“兩個聚焦”:一個是創新理念不再聚焦于傳統要素,而是“聚焦”于區塊鏈、新能源、航運電商等新技術、新載體。另一個是服務理念不再聚焦于單一要素、自有要素,而是“聚焦”于一站式、集成化、全程服務。縱向整合、跨界合作、集群競爭正在成為業界共識。面對物流行業的變革,中遠海運將進一步發揮規模優勢,積極加大綜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優化服務、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的、可信賴的個性化服務等方面來應對變革,以開放的心態去擁抱變革,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許立榮強調,未來的物流行業將進入一個以新思維、新動能、新模式引領的新時代。物流業為國際貿易發揮的重要支撐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我們也更加需要以包容開放的思維來創造和維護一個自由、便利、合作共贏的國際貿易環境,這將不僅僅關乎到全球貿易本身的利益發展,更關乎到未來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他呼吁全球物流企業積極投身到這場物流的變革中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全球經濟貿易的繁榮發展。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討論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物流行業發生重大變革,在社會經濟中的角色從支持性產業變為先導性產業,已成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力量。隨著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物流對于整個商業的價值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愚者筑墻、智者搭橋”。打破邊界,通過短鏈、智慧、共生的發展方式,構建開放、融合、高效、協同發展的無界物流生態,給消費者和商家帶來“快”、“精”、“喜”的極致服務體驗,將是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京東物流致力于與全球物流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構建社會供應鏈基礎設施,推動行業打破既有邊界走向融合,力促共生共贏。
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在討論中從物流相關企業的客戶角度,提出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專業化水準及集成化能力是客戶最關注的內容。他認為,能夠提供高質量服務的企業會在物流的變革時代脫穎而出。任洪斌介紹了第一個中國自主汽車品牌海外整車工廠建設項目中,中遠海運集團提供了專業、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務。他表示,未來隨著“一帶一路”等建設的推進,物流業務的需求將穩步增長,同時,科技創新也會引領物流企業的未來發展,建議物流相關企業加強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大幅度提高流通效率、改善流通環節,提升物流管理水平,真正的實現智慧國際工程物流。
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CEO Kanat Alpysbayev在討論中表示,過去十年,哈薩克斯坦投入大量資金致力于改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鐵路將在物流行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提高速度、資源整合、與海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結合、新興技術等方式,提高人與物的快速運輸。他還特別講到,“一帶一路”倡議從現實上實現了中國、亞洲跟歐洲、非洲的互聯互通,甚至對非洲大陸國家之間物流的互聯互通,也提供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在討論中表示,物流企業要以應用科學技術、進一步增強合作和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方式應對挑戰、迎接機遇,推進物流行業的發展。
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全球主席Sultan Ahmed Bin Sulayem在討論表示,從物流業者的角度看,物流的變革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于整個物流鏈的整合上,不僅考慮到科技的要素,還要考慮到客戶需求的要素。現在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技術,實際上幫助我們在更好的完成整個融合過程。未來物流業若要實現建設性的發展,就應優化流程、應用信息科技、減少成本、降低浪費。
PSA國際港務集團總裁陳聰敏在討論中表示,信息技術會帶來更大的變化,在運用信息技術的同時繼續加大合作,未來十年內,物流業將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參加分論壇的新開發銀行副行長Leslie Maasdorp在發言中表示,新開發銀行注重于可持續的基礎設施發展,其中一個聚焦點就是交通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他提出,物流業的發展需要有前瞻性,例如未來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中車集團董事長劉化龍在發言中談到,在中車集團“走出去”過程中,離不開專業高效的物流服務,他期望,物流企業在未來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個性化的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務。
本次分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航運、物流、港口、貿易、船舶制造、鐵路運輸、機械制造、金融及咨詢機構的代表150余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