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促進“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綠色發展,推進各國開展綠色供應鏈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合作平臺,今天(27日)由生態環境部宣布成立。
在今天召開的“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合作平臺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生態環境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綠色供應鏈已納入綠色發展的范疇,成為協調環境與經濟的重要橋梁,綠色供應鏈制度體系建設也將進一步完善。
“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合作平臺由生態環境部指導,是由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聯合相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社會組織自愿發起并成立的綜合性、國際性、非盈利性合作組織。
根據該合作平臺運營辦法,該平臺將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具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企業等作用,聯合有志于推動綠色供應鏈工作的國內外合作伙伴,收集并分享綠色供應鏈管理相關信息,開展政策研究、標準制定、技術示范、交流推廣等工作,務實推動地區綠色供應鏈管理與合作。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在綠色低碳和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推進綠色發展中,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中,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商務部、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將構建綠色供應鏈列為重點任務,引導地方和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上述通知要求,融入全球供應鏈,打造“走出去”戰略升級版。推動本地優勢產業對接并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打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同時支持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與投資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分銷服務網絡、物流配送中心、海外倉等,提高全球范圍內供應鏈協同和配置資源的能力,促進重要資源能源、重要農產品、關鍵零部件來源的多元化和目標市場的多樣化。
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表示,“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合作平臺的成立及運作,將有力推動“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交流與合作,促進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