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今天看剧了么?
看完了《大状王》,许多观众都把它跟自己的心头好相比:爱书的,读出了金庸;爱电视的,看到了TVB;玩游戏的,仿佛又见了仙剑。回到音乐剧之中,能跟《大状王》的现象比拟的,我想只有十年前横空出世的百老汇音乐剧Hamilton(汉密尔顿)。
《大状王》始于一场精彩的公堂戏。公堂之上,县官坐中,原被告各携状师,证人、差役、围观群众一应俱全,吹拉弹唱之间,原被告针锋相对,扣人心弦。开场一曲《申冤》有18分钟长,每每引发观众爆炸般的掌声和喝彩。如此畅快淋漓、一气呵成的片段,怎不让人联想到Hamilton中的Cabinet Battle(内阁斗争)?
随着故事的推进,两名男主阿镜和阿细的命运纠缠逐次展开,观众一面沉浸在他们的故事、选择中,沉浸在他们的爱恨情仇中,同时也沉浸在29种曲风构建的音乐宫殿中。《大状王》的音乐,可谓用遍了古今东西,却又是满满的中国风;西洋音乐的配器,古代南粤的故事,现代港派的舞台艺术,如此和谐地融合,演出结束之后还是余音绕梁,许多歌都让人爱不释手。
展开剩余81%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镜的“问世间官司,胜败会否先知”,阿细的“转眼间已经有十几年”,和两位少年“望见老鼠在灶边,又见阿妹在扎辫”的童谣,三段动机彼此呼应,随着剧情发展、人心变迁,屡屡复现、变奏,时而欢脱,时而深沉;甚至随着阿镜的蜕变,主题动机都换了。音乐随着故事交织到最后,成为阿镜“一切事情,一早注定,留待某天看清”,阿细“昨日怨恨早已成泡影”,和两位少年“日照照得树有影,伴我有风又有景”,几片旋律拨动全场心弦,怎不让人泪流满面。精妙的曲目,无缝粘合作品内的角色、情感、剧情演绎,连接作品本身与观众的年代、地域,真是达到林聚聚的境界了。
《大状王》的角色塑造也让人叫绝:两位男主,各有个性鲜明,对女主怀着清澈、单纯的喜爱,行事又是上海人说的直率得可爱的直男,让人不禁想到杨过、李逍遥那样的“大侠”;独立、自主、勇敢、正直的女主,拥有一切当代女性的闪光点,却能身处一台古装戏中丝毫不显得违和,只会像黄蓉、林月如那样惹人爱;加上各个立体、丰满的配角,每个人物都是中国的,又是经典的,也是当代的,实在是妙不可言。
音乐剧让观众感动的核心无疑是故事。Hamilton用一个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人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美国梦”:移民通过个人奋斗,踏上民主政治舞台,实现经济奇迹,成就个人价值,到了今天依然能够打动美国人。那么,什么样的故事会打动我们中国人内心最深处?在走进剧场之前,如果告诉我答案是一个讲“好人”的故事,可能我自己都会笑吧。但是真的看完《大状王》,为一个好人的故事鼓了掌,流了泪,不得不承认,最朴素、平淡的“好人”,真的就是打动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那副良药。
《大状王》对于“好人”的求索,一步步发问,令人醍醐灌顶,又回味无穷。开场一曲申冤,方唐镜化曲为直,颠倒黑白,观众恐怕不少瞠目结舌,曲终掌声都是给精彩的演出的。而后阿细带着“坏人必须被惩罚”的信念寻仇,却遇到了秀秀“希望坏人变好人”的心愿;阿镜从惧怕报应起,因遇见冤案的曲魂,反省自己作下的恶果,忐忑怀有“坏人能否做好人”的疑问,被秀秀坚定的“你是不是好人,要看你到底想不想当一个好人”点醒。上半场随着阿镜下水救人、回乡奉母、公堂翻案三连高调收场,中场如雷的掌声无疑既是给演员,也是给角色的。
上半场的故事非常爽,下半场则把这场围绕“好人”的讨论发展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阿细始终怀有“惩恶”的信念,乃至自责,直到秀秀遇事,让他终于自省:这世上可有任何人,心底没有任何自私、龌龊?有坏心的是否就是坏人?做好人是否需要是完人?这些问题答案看来显然,但是及到自身,人们往往只通融自身的“无心之失”,又有多少人能体谅他人?
何淡如一生行善,却罕有善果,难免心灰意冷:诚心做好事是否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直到最后遇见阿镜、阿细,方才醒悟了一生追寻最终将交棒他人完成,以及“金蜻蜓”原来是一个粤语谐音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简单的道理,却在世间屡屡成为玄学,多少人种下了因还苦苦求果,又有多少人无心种因却妄念求果。
而八爷,则给两位主角送上了终极的考验:是否愿意为了“做好人”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做好事,当好人,心情舒畅,可是人们愿意为之付出多少代价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折射出不同人对于“做好人”本身的价值、意义是什么的理解。当何淡如告别清源寺,方唐镜从他手里接过假药案的状纸,他无疑超越了提升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境界,走上了传统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并且做好了像何淡如一样牺牲自己的准备。“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语文课上的文言文,哲学课上的旧思想,政治课上的空谈,在大状王的舞台上,真正展现了石破天惊、荡气回肠的宏大境界。我会永远记得第一次看大状王,结尾时浑身血液接近凝固,周边空气仿佛全部消失,震惊到无暇流泪的体验。
可是,秀秀想要的平平淡淡、天荒地老呢?她满腔热情书写大状王的故事,可曾想过最后写下的,却是他选择对天下有情,对爱人无情的故事。雪地寒山里幸存的,竟是只身孤影。
舍天荒地老,济天下苍生,当全剧随着漫天细雪落幕,多少观众心意难平,甚至愿意付出一切来更换一个结局:就像对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仙剑里的灵儿,也像Hamilton——也就Hamilton的结局写在历史书上,观众没法怪作者手狠吧。带着这样的感动走出剧院,我想大状王是真的能让金蜻蜓飞遍世间。
文中剧照来自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摄影:张致赫,李晏,周毅然,逯遥,张曦丹
叨叨合唱团:One Day More
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