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西安市第三医院
不明胸痛要重视!
68岁的李阿姨(化名),年年体检都显示身体健康,但最近却不明原因的出现胸痛伴胸骨后不适,来到西安市第三医院完善胸部HRCT(高分辨率CT)后,发现纵隔区竟然长了一个大小约18mm×38mm×24mm的肿物。
一开始,李阿姨一家到“纵隔”一词比较陌生,经胸外科杨锋主任讲解,这才了解到纵隔就是在我们胸腔里的一个小天地,前有胸骨,后有脊柱胸段,两侧被纵隔胸膜保护,上通胸廓,下至膈肌。纵隔周围有心脏、大血管和气管紧临周围。纵隔肿瘤是长在其中的一些肿瘤性病变。
▲CT横断面(红色圆圈区为肿瘤)
展开剩余66%▲CT矢状面(红色圆圈区为肿瘤)
李阿姨的纵隔肿物侵及左肺上叶,并且毗邻心脏等大血管,想要做到完整切除非常困难,经杨锋、张亮主任团队充分研判,决定为李阿姨实施“三孔式”剑突肋缘下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术,经了解“三孔式”是在不用劈开胸骨的情况下,微创将肿瘤完整切除,此手术方式创伤极小,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极高。最后手术过程顺利,仅仅用时1小时就完整的切除了李阿姨的肿物,且一并切除了肿瘤侵犯的部分肺组织及部分心包。手术后病理回报肉芽肿性炎伴大片坏死,排除恶性,术后仅第3天李阿姨和家人就安心的出院了。
“三孔式”手术优势
01微创性
主切口位于剑突下(约1-3cm),两侧肋弓下各0.5cm小孔,避免胸部疤痕,术后疼痛轻。
02精准性
剑突下入路可直视胸骨后方及双侧纵隔,避免传统侧胸入路视野受限问题。
03精准清扫
完整切除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降低复发率(如胸腺瘤术后复发率可低于5%)。
04快速康复
平均住院时间3-5天。
05并发症少
剑突下入路术后肺部感染、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胸腔镜侧胸入路。
医者解读
问:医生,为什么我年年体检,都没有发现问题,咋会突然长出个纵隔肿瘤?
答:目前有些体检项目在胸部体检时只设置了胸部X线检查,该项目并不能发现早期的纵隔肿物,也不能发现早期的肺结节等肺部疾病。所以我们建议,体检时最好将胸部X线这个项目换成胸部CT来早期发现问题。
问:医生,那纵隔肿物都有哪些,早期有什么症状吗?
答:纵隔肿物有很多,常见的有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神经源性的肿瘤等。种类很多,良性、交界性、恶性都有可能,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纵隔肿物的症状多与其大小、位置、性质相关。如果压迫气管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压迫食管,进食可能出现哽噎感;当压迫上腔静脉时,可表现头面部肿胀;若是侵犯神经可能还会出现疼痛、上肢麻木。有些纵膈肿物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淋巴瘤会出现发热、消瘦、乏力的症状;胸腺瘤会出现肌无力的症状,表现为四肢乏力,睁眼无力,晨轻暮重。
总之,这一类的肿瘤没有特定症状,较为难以发现,如有以上症状,还是建议线下就诊,咨询医生。
发布于:陕西省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