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德推出榜单产品高德扫街榜,并发布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希望通过大规模补贴刺激消费端的需求,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开始试点团购业务,阿里方面已然将搅局到店赛道的意图摆在了明面上。或许是想赶上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的客流高峰,近日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再落一子。
9月23日,高德方面宣布即日起为全国所有餐饮商家免去一年入驻费用,并为商家提供流量补贴、专属客服、智能收银等一系列支持服务。以流量补贴为例,针对入驻商家,高德方面将提供价值1000元的流量补贴红包,并且商家分享入驻可再享受助力金。
众所周知,高德扫街榜是对标美团的大众点评,而想要成为能解决用户“去哪吃”这个决策问题的阵地,除了用新的产品逻辑和补来贴吸引用户的注意,高德还得拉商家来作陪。别的不说,对于用户提出的建议、评价,商家如果能即时给予反馈,对于优化用户体验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更进一步来说,尽管高德扫街榜以及评价生态是高德的当下重心,但他们显然不会只甘心做一个流量入口。毕竟发现好店后、导航到店消费,这个逻辑可谓是顺理成章。据了解,不久前阿里已重启到店团购业务,虽然这一业务主要由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团队负责,但在高德也同样拥有一席之地。
而入驻年费的减免,则可以显著降低商家尝试新渠道的门槛。不难发现,高德此举的目标就是快速扩充商家数量,补齐供给侧的短板,毕竟有人也有货才能形成交易闭环。
有趣的是,虽然动作频频,但从承诺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到减免商家入驻费,高德相关动作背后的逻辑却一脉相承,即猛击大众点评商业化氛围浓厚这一痛点。
对于用户而言,相信许多去过线下餐厅的朋友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商家会用送饮料或送菜的方式,让你给他们在大众点评上点赞、写好评。这一现象的后果,就是导致大众点评的口碑受到影响。而对于商家来说,除了交易佣金,流量、推广等经营工具则可谓是让人又爱又恨。
可阿里这一招,则用的是巧劲。毕竟相比高德,大众点评的商业化程度显然更高。换而言之,同样是减少商业化,高德与大众点评面临的损失也不同。对于需要招揽用户和商家的高德而言,钱总是要花的,区别只是怎么花。可对美团而言,不论如何应对似乎都很难两全。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从外卖到家到万物到家,淘宝闪购与美团争夺的是未来,那么到店团购无疑就是美团活在当下的根基,更加不容有失。在抖音的攻势已经十分猛烈的背景下,阿里的到来难免会让美团的心情再焦灼几分。
可话又说回来,尽管在商业化上保持克制这一招,或许能帮助高德成功撕开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口子。但对于他们而言,站稳脚跟远不是终点,除了面对新的挑战者,如何避免“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毕竟榜单永不商业化,并不意味着高德不商业化,免除商家入驻费用也不意味着不向商家收费。事实上,不只是大众点评,流量推广等项目也是高德受用的商业化手段。例如高德方面为商家提供的价值1000元流量补贴红包,在使用时便需要与现金按照2:8的比例消耗,不可单独使用和提现,且有效期在90天内。
在无法完全拒绝商业化的情况下,高德真的能够永远保持克制吗?遥想当年号称永不限速的阿里云盘,如今也已陷入质疑中。
再加上,即便高德希望通过每天1.7亿人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搜索、收藏等动作,“用脚投票”来确保榜单的真实性。但只靠这些数据显然还造不出一份榜单,终究需要用户主观评价的参与。这样一来,即使他们不主动追求商业化目标,可拦得住商家吗。大众点评难以根治的“好评返现”,高德就能完全避免吗?
但好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入局本地生活服务、布局到店业务,越来越的榜单产品随之浮现。在更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下,用户大可以期待下一个新产品的出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