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30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发布《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方案以“国芯、国连、国用”为核心理念,基于国产超节点平台,精准对接科研、具身智能、医疗、智造、教育等多元行业场景的智能体开发需求,为“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深度落地提供实践路径。
在坚持自主创新方面,海淀企业清微智能联合智源研究院、清华大学、东方国信等单位,成立“北京市可重构算力软硬件协同技术创新中心”,并同步启动创新联合体。该平台聚焦可重构计算芯片架构与软件生态协同优化,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打造自主创新的算力底座。
在深化开源生态发展方面,智源研究院联合全球生态伙伴推出“众智FlagOSv1.5”。该系统面向多元AI芯片,提供统一、开源的系统软件支持,通过全产业链整合破解AI算力生态碎片化、大模型迁移难等挑战。
本次大会还同步开设3000平方米实景AI创新科技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与场景应用实践,吸引了超过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近5000名行业人士参展交流。其中,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在活动现场设置政策咨询台,针对2025年算力补贴开展政策解读及辅导。本次政策具有覆盖广、力度大的显著特点,最高补贴金额达2000万元,将全方位支持不同阶段、不同技术路径的AI企业,助力其在模型、智能体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赋能。
同时,大会紧扣“人工智能+”行动在科技、产业等领域的重点方向,设置六大专题论坛,聚焦大模型、科学智能、具身智能、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话题,围绕AI前沿技术与产业落地需求展开深度研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斌
编辑/李涛
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